Search

【#編輯真心話:關於巴黎恐攻,我想記得的幾件事】

1.這世界還有其他國家,例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編輯真心話:關於巴黎恐攻,我想記得的幾件事】

1.這世界還有其他國家,例如黎巴嫩
在13號星期五,巴黎的恐攻之前,12號黎巴嫩也遭到IS的襲擊,造成43人死亡,240人受傷,但關注度遠不及巴黎,我們應該要記得,世界上不只有美國跟歐洲,俄羅斯或中國,還有更多的國家,存在著人民與土地的國家,也需要認識與關注。

【關鍵評論】黎巴嫩自殺炸彈釀43死240傷 IS自稱主謀: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245784/
 
2.永遠要把事情搞清楚
為什麼是法國?回溯查理事件,打著「言論自由」的名義,與「恐怖主義」敵對,這不只是錯誤導因,更是逃避了法國內部嚴重的穆斯林問題,如果在搞不清楚狀況下跟著起舞,支持某一種立場,對另外一方而言,或許是另一種傷害。

【關鍵評論】我該尊重你的「自由」,那你該不該尊重我的「文化」?: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112047
【國際經濟觀察】巴黎再受恐攻。這一天後,世界不一樣了:
http://intleconobserve.blogspot.tw/2015/11/blog-post_13.html
【洞見】伊斯蘭恐懼症籠罩下的法蘭西何去何從?:
http://www.insight-post.tw/eurasia/20150121/11415
 
3.不要隨便散播不對的事
早上看到某篇在法華人的訪問,覺得不太妥當,當你是一個有傳播力的媒介時,不要輕易傳播偏差的言論。移民和穆斯林不等於恐怖份子,信仰、身份與國籍,不應該是定義恐怖份子的依據,也不是用來排擠他人的藉口。

【geogdaily】《伊斯蘭國》:ISIS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政治議題
http://www.geog-daily.org/35712338362136726360-a-book/isis
【關鍵評論】IS:他們到底要什麼?從地圖一次看懂IS的崛起與終極目標
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91969/
 
4.為什麼要關心國際新聞
人都是自私的,所以我們會關心巴黎,不會關心黎巴嫩,因為我們聽過巴黎,而我們某種程度的認識他,同樣的道理可以套在所有新聞上,我們不關心事不關己的報導,這沒有什麼好譴責的。那為什麼還要關心國際新聞,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理由,但對我來說這就像為什麼要學人類學一樣,藉由理解他人,來反思自己。每個國家都可能有移民、穆斯林或是弱勢族群,這社會累積了許多不滿和不公平,當問題持續的不被解決,或許某一天就會膨脹成像伊斯蘭國般的恐怖主義,大到世界,小至個人,我們重複著規模不一,但相同的情景,而我們能從不一樣的事件,學習怎麼去面對。
 
我希望不論在未來的什麼時刻,都能像現在這樣提醒自己,記得要在這個荊棘滿佈的社會裡,做一個好的人,做一個會思考的人。

影音編輯:Tina

#巴黎 #PrayforParis #編輯真心話


Tags:

About author
The News Lens Video是關鍵評論網的專業影音團隊,我們希望藉由多元觀點與主題的影音內容,讓普遍處於資訊爆炸的社群團體世代讀者們,有另一個可以提供不同觀點的影音內容平台可供選擇。 ◆Youtube channel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thenewslens/featured
The News Lens Video 提供除了新聞之外,多元多樣的影音內容。從生活、知識、歷史,科技到性別,讓社群時代的所有讀者,都能接收到最新、多元的內容。
View all posts